小曲 发表于 2021-9-13 00:09:25

初心相伴,与你同行——从医生涯中的四段结伴旅程



执手
2017年5月。
刘师傅陪着夫人住进我的病区,那时候,这个病区共有11张床位,5名患者,3名医生。
从刘师傅的神情中,你总能看到从容和沉静,很难想象他的夫人因胶质瘤经历三次开颅、期间伴随无数次放化疗。尽管经过种种努力,他的夫人依旧每天沉沉地睡在病床上。
通常,人们把这种状态叫做“植物人”。
每天走进病房,能见到刘师傅寸步不离地陪在夫人身旁,床头和床尾翘起的角度,总是恰到好处,夫人可以很舒适地躺在床上。
上午,刘师傅会将床头摇起,这样,就可以坐在床边,让夫人靠在怀里一起晒太阳。即使在冬日,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晒在夫人脸上,面色也红润起来,好像下一刻,夫人就可以睁开眼睛,浅浅地微笑。
夜里,病房里阵阵的拍背声传到楼道,清晰无比。而之后,完美地完成了一天马不停蹄的护理工作,刘师傅会坐在楼道灯下,翻阅白天的报纸,或是抱着电脑处理公司资料,与午夜的静谧相伴。
久了,刘师傅就成了病房里公认的模范照料者。
刘师傅跟我说,辗转诸多医院,经历了几年艰辛的求医历程,方才明白,能与真正用心的医生携手作战,永不言弃,是多么的重要。
“我还是相信,只要守着她,有一天(她)肯定会醒过来”。
间断住院一年之后,夫人病情稳定,和刘师傅回到家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定期去家里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至今已是两年时间。
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是一种更长久无限的幸福。无论是刘师傅对爱人的执守,或是医生对患者的执守,或许都该如此吧。
凝望
2018年9月。
陈姐初次来住院时,科里的小护士们偷偷地说,陈姐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高挑的身材,精致的五官,大大的眼睛,可以一直盯住你很久;只是身体有些弱不经风,住院前的一周,陈姐每天只进些粥水,加上间断的呕吐,状态不佳。
那时候,病区共有17张床位,4名医生,满床。
陈姐是最难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经过了5年的抗癌历程,饱受病痛折磨,见面时也言语寥寥。入院后才3天,陈姐突然提出自动出院,才了解到,陈姐一直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听说我这边是二级医院,心中很是质疑,所以不辞而别。
我对此无奈却并不感到意外,国家提出分级诊疗的概念已久,不过到大医院看病的念头这些年早就根深蒂固地植入在老百姓的脑海中,倘若在基层就医某天成为医生和百姓两个群体共同的期盼,或许医改才不会成为漫漫长路。
再次见到陈姐仅是在5天之后,在急救人员的护送下,陈姐躺在担架上出现在我面前,此时的陈姐,眼中再无疑虑和敌对,投视过来的目光,满是憔悴和恐慌。
“我,在家里,越来越喘,我会配合你,但是怕病太重,你一定会认为,我没有治疗价值。你会帮助我吗?”
我的心在瞬间像是莫名地揪了一下。一个肿瘤患者的价值,是否该由某个医生来宣判呢?或者患者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能否手术、能否放化疗呢?
那一刻,心里浮现出一幅看过的图片:一个人在海边,捡起搁浅在沙滩上的鱼往海里扔。有人嘲笑他:这海滩上有上百万条搁浅的鱼,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他看看自己手里的鱼说:但是对这条鱼有用。
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大量的晚期肿瘤患者因为不能及时收治,成为搁浅在沙滩上的鱼,等待救援。有些事情,需要有人去做,尽管力量微不足道。
安抚之后,陈姐就留在我的病区,接受支持治疗。每次去病房看她,踏进房间的一刻,就可以感觉到她望向我的目光,以及越来越少的质疑和越来越多的期盼。再后来,陈姐反而不肯再去其他医院,直到病情再次进展,不久后离开。
此后,每次面向患者凝望的目光,都仿佛听见耳边轻轻的问询声:你会帮助我吗?
归来
2019年4月。
老赵是在春节前夕住进病房,而关于老赵的很多情况,我却不久前才得以知晓。
此时,病区共有26张床位,5名医生,接近满床。
常说不幸中总有万幸,老赵的治疗经历却是万幸中的不幸。
有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以优选靶向药物,拿到老赵的基因检测结果,大家似乎都可以松口气,而此后却出乎意料,经过一个月的TKI治疗,老赵的症状豪无缓解。复查胸CT,不仅肿瘤进展,而且很快因食道外压滴水难进。
没有DSA,外科、内镜科、放射科全力支持,共同协作,在DR下为老赵置入胃管,只为开启一条生命通道。
没少为老赵努力,却收效甚微;老赵也没少受罪,不过始终听不到半句抱怨。
然后,某天和老赵的家人谈病情,我才惊讶地得知家里的状况:老俩口每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不过5000元,尚有女儿因先天性脑瘫生活一直不能自理,唯一有工作的儿子为了陪护父亲已经被迫辞职。
于是,我和小伙伴们第一次通过平台募捐为老赵发起筹款活动。意料之中,说服老赵家人筹款做了很多说服工作。因为,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募捐活动发起后一周左右,老赵的胃管不慎脱落,转往上级医院行食道支架置入手术。而更不幸的是,老赵在术前突然心肺功能衰竭,手术被迫放弃。
那天,接到电话,在救护车的鸣叫背景音里,老赵爱人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主任,帮忙准备一张床吧,我带老赵回咱自己医院啦……”
这一次,老赵终于没能挺过去。转天,我和科里的小伙伴们发现,家属已把所有的捐款尽数退回。
那几日,郁闷于我之于老赵的诸多努力似乎最后付之东流。直至某个晚上,看到林清玄先生留下的一段文字。
“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了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至于我们曾经珍惜却失去的,相信,终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送别
2020年10月。
科室刚经历了再一次扩床,大家都变得更加忙碌,但好长时间没有老胡的消息了,我忍不住有点担心。
在与癌共舞论坛里,老胡名字响亮,大家亲切地叫他胡大大。
初识老胡,是在一年之前。当时,老胡的病情刚刚进展,辗转了数个医院见到我。性格开朗、随和,对自己的治疗方案积极参与且有主见,当时的老胡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记得那时候,我仔细地和老胡说明了关于脑转移治疗方案的选择利弊。几天之后,我接到老胡的电话,告诉我希望尽可能保留生活质量,放弃放疗,选择化疗。
我非常理解老胡的选择,尤其是在我发现了老胡的另一个身份。
老胡是位业余作家。
在关注了老胡的公众号后,我曾拜读老胡的文字,多描写东北老家的真实生活,从农村到都市,从家庭到车间,语言朴实而真切。当然,老胡也写到求医 ,似乎渗透着自己看病过程中的煎熬和对医疗体制的无奈。
所幸老胡的化疗效果显著,那些日子,老胡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仅新作品源源不断,文字由原来的讽刺也变得温暖。
每次查房问过病情后,我会习惯说:“老胡,等着给你下篇大作点赞!”
老胡哈哈大笑,说没问题。
半年多之后,老胡的病情还是不可避免的进展了,甚至一度非常危险。某天,老胡发来短信:洪主任,永别了…一旦当死亡真的迫近,谁又能心如止水。
等我去病房看他,老胡吃力地摘下氧气面罩,向我咨询off-label的靶向治疗是否可以尝试。这一次,我没有犹豫,建议他听从地狱老师的意见放手一搏。奇迹再次出现,一周后,老胡转危为安,虽然体质下降了不少,笑容又重回脸上。于是一边做放疗,一边继续写小说。不知是否因为经过了死神的考验,老胡的文字愈发精美,佳作连连。
平静地度过了半年时间,老胡因为肠梗阻再次住进了科里。检查的结果发现,老胡的盆腔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移灶。一如往常,我尽可能如实地把病情告诉了老胡,并把可行的治疗方案向他介绍。
“我再去试试放疗吧”,老胡平静地对我说,“我对生死已经看淡。”
我曾无数次听老胡跟我讲这句话,但与之前不同,这次老胡的目光中不再隐藏恐惧。
不久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老胡发的信息,赶紧拨通家里的电话,才得知老胡突发高烧,病情迅速恶化。但这一次,奇迹终于没能降临。
“带着对亲人和朋友的依依不舍终于走完了我五十五岁短暂的一生。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整个人生旅程无时无刻都有家人的陪伴和朋友、同学以及领导的关爱……尤其是患病期间更是得到了大家无私的爱和鼓励。在此,鞠躬,向各位表示衷心地谢意!是你们的爱让我无憾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深深惋惜的同时,从老胡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文字当中,我能看到的,不止是悲伤。在漫长的病程中学会选择坚强,在或长或短的人生中学会抛弃执念,选择美好,并给这个世界留下美好,不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原因吗?
愿我们此生,活时精彩而善良,走时坚定而坦荡,才叫敬畏生命。

东里火火 发表于 2021-10-30 15:04:44

有良心和医德的好医生,让患者感受到最后的温情。

僧庐听雨168 发表于 2022-2-24 13:14:25

医者仁心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这样的好医生真是难遇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majia.yuaigongwu.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心相伴,与你同行——从医生涯中的四段结伴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