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共舞42年,抗癌明星告诉你:手术前后做好这件事,长...
文. 左手曦月右手清阳
如果说到抗癌明星,我姥爷绝对是可圈可点的一位。
由于一枚祖传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姥爷从38岁确诊癌症,到80岁去世,一生与癌症纠缠鏖战。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五次原发,又一次次被姥爷和医生切割下去,并很快回归高质量的生活,最终达到了对健康人而言也称得上“长寿”的年纪,其抗癌战绩与我钦佩的美国大法官鲁思·金茨伯格不相上下。
很多人向姥爷讨教手术后快速恢复和长期生存的“秘诀”,姥爷总是回答六字方针:“乐观,豁达,嘴壮”。
其中“嘴壮”,说的就是能吃、敢吃、会吃。翻译成科学的语言,就是注重围手术期的膳食营养。
1983年,从直肠癌中顽强康复的姥爷(左一)和于泽、邱必奎带领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烟火组凭借《风雨下钟山》获得第三届金鸡奖最佳烟火奖,颜碧君(右)带领的化妆组获得最佳化妆奖。斯琴高娃(中)则凭借《骆驼祥子》荣封百花影后。
01围手术期患者为什么需要强化营养?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为止的一段期间,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不难想象,围手术期是患者在整个治疗康复中比较“难熬”的阶段。一方面,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慌令人食之无味、夜不能寐,另一方面,手术的创伤疼痛和术前术后的禁食对患者也是严峻的考验。
正因如此,接受外科手术的肿瘤患者群体可谓营养不良的重灾区,营养风险在整个围手术期都会发生。
比如在术前,被评估存在营养风险甚至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推迟手术,直到营养状况好转至符合手术条件。而在术后,禁食或进食减少导致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将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自身组织消耗、体重丢失等,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器官功能降低甚至病死率增加。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Upslash
03营养不良远不止是“掉膘”
很多患者朋友曾看到一篇网络热文,名为《关于肿瘤患者吃什么,我有一个充满血泪的故事》。那其实是我姥爷抗癌传奇的最后一个故事,一个与他抗癌的前40年完全不同的版本。
姥爷79岁高龄时,再次被确认为胃癌,在全国顶尖的部队医院接受了残胃切除手术,仅存的部分胃也被切除,食管直接接到了空肠上——这也令姥爷多年来“嘴壮”的康复秘诀无从施展。
在拆线出院仅十几天后,姥爷就因为低蛋白状态发生吻合口瘘,伤口崩开,腹腔感染而再次入院。“二进宫”两个多月,其中多一半是在危险期,比姥爷手术前后的整个住院时期还长。
Dimitri Karastelev | Upslash
而在他与癌症鏖战的最后一年里,由于逐步走向不可逆转的恶液质,腹壁上的伤口始终没能完全愈合。
在很多患者朋友心中,伤口痊愈似乎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其实,机体的修复是需要大量营养支持的过程。术前打不好营养的基础、术后跟不上营养的供给,危害后果远远不止“掉膘”这么简单。
而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强化营养补充,对于预防、改善营养风险引起的不良后果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在术后坚持口服营养补充3个月,还能够显著减少骨骼肌的丢失、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03哪些患者需要手术前后“补一补”?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出,术前筛查和评估明确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治疗。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则从四方面提供了更直观的建议 ,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20个字的口诀:
[*]体重下降快( 6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
[*]血清蛋白低(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主观感受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得分处于C级),
[*]体质指数小(身体质量指数小于18.5 ,即发生严重营养不良)。
以上四个方面中,如果符合任意一条,就应该在手术前接受7至14天的营养支持。
04营养补充怎么补?
谈到营养补充,按摄入人体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膳食)吃进去”、“(液体)喝进去”、“(管饲)打进去”和“(静脉)输进去”几种。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朋友来说,吃进去和喝进去的营养,显然是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接受的。
不过,仅靠日常膳食来补充营养,难免出现总量不足或结构不均。这并不难理解:相比健康人群,肿瘤患者消耗更大、代谢异常,普遍需要更高的能量摄入,而围手术期又是手术创伤前后的关键时期,营养需求必然有增无减。
而我们在日常饮食,都会有特别喜爱或特别不喜爱的食物,抑或因为种种原因食谱单一,这就造成了营养素摄取不足、不均。
而在围手术期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样的营养风险就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因此,很多医生会建议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的方式,从术前开始强化营养,为手术做好准备。
“口服营养补充”,顾名思义,“口服”是形式,“补充”是目的。“服”的是液态、半固体或粉状的营养剂,“补”的是日常饮食中摄入不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从膳食中获得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在目标需求量的50%~75%时,就可以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剂作为额外的营养补充,通常的每日补充量为1673.6~3765.6 kJ(400~900 kcal)。
值得一提的是,口服营养补充不仅可以作为三餐以外的营养补充来“锦上添花”、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也可作为人体唯一的营养来源,对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口服营养补充剂服用方便、安全,易于吸收,是营养治疗的首选手段。许多研究均证明,合理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可以使各类营养不良患者既提升治疗康复效果,又节省治疗成本。
很多患者熟悉的倍瑞搏、瑞能,就是口服营养补充剂。
05口服营养补充“补”多久?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且能够经口进食的手术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尽早开始口服营养补充。
具体而言,如果预计围手术期不能正常进食超过5至7日,或口服进食少于推荐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的 60%时,就应该在手术前开始进行口服营养补充,一般至少使用10至14天。
而对于手术需求不紧迫的非限期手术患者,如果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则应该一直口服至相关营养指标得以改善或可以满足手术条件为止。
如果患者是在术后早期恢复阶段无法通过经口进食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就从术后开始进行口服营养补充。
那么补充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还是患者的营养状况说了算。
在术后,患者应该继续应用口服营养补充,直到能够恢复正常饮食,通过日常膳食摄入达到机体营养物质的目标需求时再停用。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制定的《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建议在术后进行口服营养补充至少一个月。
而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大手术创伤患者以及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口服营养补充还应持续更长时间,直至数月。
对于很多肿瘤患者来说,手术只是抗癌的起点,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过程。随着时间的进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的诊疗规范会更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会改变,但科学营养却是成功抗癌一成不变的基石。
从术前开始实践“乐观,豁达,嘴壮”,打下抗癌长期生存的牢固基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