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2,阿法替尼。。。。。。。。
应该大部分医生当然也包括我,都知道之前FDA有批准它治疗晚期罕见EGFR的适应症,所以您前面所有相关说法我都同意,也不太会有人反对吧。所以我一开始就是想请教,为什么只有奥希在术后辅助治疗中做出了总生存的差异,如果吃一个药不改变生存,那为什么要吃呢,为了吃而吃吗?不选阿法替尼的理由如下:
能够改变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是前两代药没完成、而几个3代靶向药硬打硬做出来的事实,只不过目前没有看到最合理的解释,但是,成功的失败的,应该是有其相应的内在逻辑和道理,暂借把这个道理视作理论的黑箱。这个黑箱里面有各种推论,关于早期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特点的、关于早期患者身体内还相对完整的免疫系统的、有关于田忌赛马的、有药物本身的(这个里面包括,你给我说的我也觉得有一定道理而且我还在琢磨的关于剂量的)、有药物与身体之间综合反应的、有PFS1和PFS2和PFS3的、也有改变肿瘤进化模式的,等等等等。不管怎么样,3代做出来就是做出来的,其它没做到的就没做到。。。。。。
阿法替尼的毒性较大,术后患者不一定接受。对于晚期PACC患者,没有余地,不吃阿法不行,为了生存必须承受这个副作用。但是术后患者的思想,可不是谁都接受的,我接触的这类里面的,一点不夸张,宁愿不活了也不愿接受毒性,生活质量也是他们选择的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正常人。晚期患者里面通常是减量来吃,特别是国内减量也还是不耐受,那术后的辅助,减量了耐受了,那疗效还是那个疗效吗?特别是你给我说的一代药剂量不足的这个点。。。。。。
阿法的入脑比不上3代药,如果术后患者辅助吃药,一旦复转就是脑转移,那这个患者愿意吗?脑转移的真的难啊。当年,在ADARUA研究DFS结果出来、OS数据还没有看到的时候,FDA就批准了奥希术后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它有一段话大意是,3代药大大减少了术后直接脑转移的可能性,批准是符合伦理的,虽然暂时没有看到生存获益。潜台词呼之欲出,为什么不批准1代2代药,伦理这关过不去。。。。。。
鉴于此,我个人不看好术后阿法替尼会给罕见突变带来生存获益,即使做临床也很难成功,所以,之前也没有药厂浪费这个钱。不如直接术后辅助化疗后,赌手术本身的成功率,先吃阿法替尼那耐药了吃什么。。。。。。还有个早吃早耐药的观点,也是一大通说法,还不一定谁有道理呢。。。。。。
3、伏美替尼。。。。。
本来我不太会考虑术后的PACC患者选它,直到最近我看到方方面面的一些新的东西,特别是阿美替尼、伏美替尼都在试图做晚期的术后的PACC患者的好几个试验,还有全球的性的3期的,虽然结果不一定,但是我觉得很可能有戏,我觉得如果一点可能性没有,药厂的科学家那么白给吗,投进去的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再比如,也有药厂设计3代药头对头阿法替尼,在PACC突变里面,难道都没点数吗。再比如,也有对照奥希替尼的,还在中国和老外那边获得试验方案评审的通过,按一般人观点,那不是乱来吗,怎么PACC里面用奥希做对照组,奥希不行啊?好多人可能没有全面了解,FDA确实批准了一线阿法替尼治疗EGFR罕见靶点,但是一个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表明,老外他们中好多一部分人不吃阿法,而是吃奥希替尼也是有效的,显而易见的吃奥希一个是毒性一个是考虑脑部的风险。。。。。。
所以,如果是术后的PACC患者,想吃药的,我推荐考虑伏美替尼,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总生存的获益,如果经济条件受限,可以去临床试验。
|
|
|
|
|
|